企业不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的法律风险

     某企业真实案例:A企业是从事电器开关销售的创业型公司。一天,小张来的企业应聘,因为小张自身的条件不错,又有一定的行业销售经验,企业很快就录用了小张。在双方协商工作待遇时,小张提出因为家里在农村,在村里有缴纳养老和医疗保险,就跟企业商量能不能不在企业缴纳社会保险,由企业每个月支付一定的补偿给小张,企业也因为正在创业期,为了降低用工成本,也就同意了,双方签订合同,约定不缴纳保险,每个月向小张支付四百元的补贴。小张很快就可以企业的业务骨干,但随着业务的开展,小张慢慢也有了别的想法,越来越想自己辞职单干,利用现有的客户资源,可以自己创业当老板。于是,小张就向企业提出了解职,企业为了挽留小张,也作出了各种的努力,但小张走心已定。企业的老板为了企业考虑,提出小张可以走,但需要交接所有的客户资源,并出具保证书,小张在这种情况下,一下子就翻脸了,一张申请将企业送上了仲裁委员会,要求企业补缴社会保险,并支付相应的赔偿金。最终,企业承担了因为没有缴纳社会保险的后果,小张还是走了。

43a7d933c895d1434d3132092e4549065baf078b.jpeg

  用人单位为了降低成本,不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有什么法律风险呢?首先、从行政风险上讲,如果用人单位不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或不按职工的实际工资标准缴纳社会保险费,如果被行政机关处罚,由会被责令限期缴纳,如果逾期不缴纳的话,则按日加收千分之二的滞纳金。其次、用人单位为了降低成本而不缴纳社会保险,但是向员工支付补贴的话,如果与员工产生劳动纠纷,用人单位将因为没有履行法定的义务,而会处于不利的境地,尽管支付的补贴可以要求员工按不当得利返还,但用人单位还会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需要向员工支付补偿款。再次,用人单位如果不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员工在工作期间发生工伤,由此产生的所有费用和根据该条例员工应当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均由用人单位承担。4.用人单位不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或不按照其实际工资标准缴纳社会保险费,员工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立即解除劳动关系,如果通知离职的员工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或关键技术人员,公司不仅会面临该员工突然离职给公司经营活动造成的影响,还需依法支付高额的经济补偿金。

   那么,作为用人单位,应当怎么防范不缴纳社会保险的法律风险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鉴于国家对于社会保险管理越来越严格,建议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并形成劳动关系之后,包括在试用期内的员工,应依法在规定的期限内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手续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缴纳社会保险的费用可以作为企业的成本作相应的税务抵扣。第二、对于某些坚决要求用人单位不缴纳保险的个人,应当区别对待,如果不是用人单位必须的人员,建议放弃录用该人作为员工;如果该人是企业所必须的,建议可以使用劳务派遣的方式用工,尽管企业依然会提出相应的成本,但也可以避免日后的法律风险。第三、避免与员工达成所谓的和议,不缴纳社会保险而向员工发放补贴。缴纳社会保险为企业的法定义务,无论什么形式的和议,都不能免除企业的法定义务。第四、尽量避免以商业保险替代社会保险,对于特殊员工如高级管理人员或聘用的离退休人员,可以考虑在缴纳社会保险的基础上购买商业保险。

QQ图片20171202140748.jpg



来源:百家号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